還記得上一篇” 淺談全球恐慌議題: 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了嗎?” 介紹了抗藥性的作用原理及多重抗藥性細菌(俗稱:超級細菌)。這篇來簡單了解一下臨床上抗生素檢測的流程與方法。
臨床抗生素的藥敏檢測的流程
- 取樣(collect sample):
糞便檢體 (Stool)、尿液檢體(Urine)、痰液檢體或其他生物性檢體等。將待檢測的檢體進行適當的收集與運送。 - 培養(culture)
(selective medium)上培養24小時。 - 二次培養(sub-culture)
18-24小時。 - 藥敏檢測
24小時後查看實驗結果;由於待測菌會對不同抗生素藥錠產生不完全相同的抑菌程度,形成大小不同的抑菌圈。可藉由人工量測或自動化計數系統去計算抑菌圈大小,得知感染的菌會對哪些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影響。
- 想知道更多關於自動化計數系統產品,歡迎參考: http://www.fcbiotech.com.tw/micro-testing/interscience/
以下使用簡單的圖示展現,讓大家更清楚明瞭整個流程~
以臨床的標準流程來看,完整的藥敏試驗過程--從取樣到結果出爐,所需花費的總時間為3-4天。
其他抗生素檢測的相關流程及產品
除了標準的藥敏檢測外,市面上也提供許多可檢測抗藥性的方法及產品,除了有效達到縮短檢驗時程,且能更及時對病人投以正確用藥,消滅細菌。
聚合酶連鎖反應(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, PCR)
原理上簡單來說: 利用特定的DNA片段,進行專一性連鎖複製/放大反應。
運用這種方式鑑定感染菌株,可取代藥錠實驗培養過程,縮短檢測時間為2小時。
參考資料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olymerase_chain_reaction
抗生素檢測快篩試劑
除了以上提及的PCR方法外,訪間也推出不同品牌的抗生素檢測快篩試劑,可以快速有效的去判斷出感染菌中是否含有特殊抗藥性基因。
這類快篩產品,多數使用免疫色譜法,利用抗原-抗體間專一性辨識原理,將抗藥性基因進行抓取、呈色。
與PCR方法相比,更大幅縮短實驗時間,只需15分鐘即可獲得實驗結果!!!!
免疫色譜法原理:
- 更多抗藥性產品請參考: http://www.fcbiotech.com.tw/ng-biotech/
使用PCR方式取代藥錠實驗簡易流程圖:
使用抗生素檢測快篩試劑取代藥錠實驗簡易流程圖:
使用PCR方式及其他相關快篩試劑所需花費的總時間為2天!!和藥敏試驗相比,減少一天的實驗時間,能更快找出對患者有效的藥物!!
看完上述介紹,是否對各種藥敏檢測方法有概括性的認識了呢? 之後我們也會持續更新更多抗藥性相關檢測資訊,歡迎持續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或痞客邦部落格喔!
有相關分析需求都歡迎電洽: (02)2351-9800
作者: 林欣儀 / 豐技生技產品專員 編輯: 林宇馨 / 豐技生技產品專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