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image

菌種鑑定的系統選擇很多,主要概分為兩種鑑定型態: Phenotype鑑定(表徵型鑑定)分子 鑑定(基因型鑑定/蛋白質鑑定) ,該如何依照需求、成本來選擇適當的檢測技術呢? 在此做個簡單的介紹,讓各位有初步的規劃藍圖~

 

 

 

表徵型鑑定方法:
主要可依據菌株的型態學、生理特性、生化特性、抑制因素、血清學、化學分類跟生態學進行菌種鑑定。

image

美國Biolog菌種鑑定公司

利用不同菌株有不同生化反應現象,將不同碳源、氮源、pH值等化學條件,預先配置於96孔微盤上,待測菌株會因為對不同物質的利用能力不同,而得到特定的呈色結果,將此指紋圖和數據庫進行比對,即可鑑定出菌種。

 

 

 

image

美國MIDI公司

利用不同菌株有其獨特的脂肪酸組成,搭配Agilent的氣相層析儀(GC)系統,得到特定的脂肪酸鑑定指紋圖,進行菌種鑑定。

 

 

分子鑑定方法:

◆MALDI-TOF蛋白質鑑定

近年來可利用MALDI-TOF儀器,分析菌株的蛋白質組成比例,進行菌種鑑定。此實驗可縮短實驗時間,但在儀器的保養費用上較為昂貴。

 

基因型鑑定方法,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型:
1. RFLP法: 全名為
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利用限制酶進行全基因的切割,並依照切割片段跑膠結果進行菌種鑑定
2. 菌種基因定序

image

美國Hygeina 公司推出的菌種鑑定系統—RiboPrinter 使用 RFLP 法分析細菌基因體 rRNA 區域,依據各種細菌不同的基因序列,可由限制酶切割出不同片段大小,如同指紋般的結果,可以作為菌種鑑定的強力工具。相較傳統 16s rRNA 分析法, RiboPrinter 包含了整個 rRNA 中 5s、23s、16S 三個區域,提供更多且更專一性的分析資訊。

 

 

由於核酸不易發生變異,較為穩定,使用Genotype鑑定方法理論上較為可靠。可應用的基因型鑑定方法有: DNA–DNA hybridization, PCR, 16S and 23S rRNA 定序, 多基因座序列分型(MLST), 分析 ribotyping…等等。 

16S rRNA定序的前500個鹼基序列,對於鑑定到”種(species)的等級”是很有用的數據,但對於更相似的種(species)或株(strains)鑑定上,使用限制酶的分析方式較適合,可有效地展示菌株間(strain-strain)的不同

 

 

菌種鑑定的數據庫

 

數據庫大小會影響菌種鑑定的準確度,選擇一個較大的數據庫,可提供更全面性的鑑定結果判讀。

Biolog菌種鑑定系統可提供超過2900株菌的鑑定數據庫,其中包含好氧菌、厭氧菌、酵母菌及絲狀真菌;MIDI的數據庫大小可鑑定約2500種細菌及250種真菌;Hygeina的RiboPrinter可提供約 1700株菌種鑑定數據。

若想瞭解更多Biolog的表型鑑定方法,歡迎搭配閱讀"Biolog MicroPlate -輕鬆了解微生物代謝功能 " 這篇部落格文章,會有更深入的介紹。

 

 

看完上述菌種鑑定系統介紹,各位是否對現行的技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呢?
若需了解更多資訊,歡迎至官網留言與我們聯繫!
或是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,瞭解檢測產業最新資訊喔!

 

立即成為豐粉.png

 

作者: 林欣儀 / 豐技生技產品專員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1. 藥廠微生物監控很重要嗎? 需要鑑定每一株菌嗎?

2. Biolog MicroPlate -輕鬆了解微生物代謝功能

3. Cell文獻分享:從16S微生物菌相到功能性代謝分析

arrow
arrow

    豐技生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