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是醫學先進的現在,許多肌肉萎縮疾病仍然無法找到根治的方法 。在科學及醫學界努力不懈研究下,近幾年來,越來越多研究報告發現到肌肉相關疾病的標的(biomarker),此外,也開始有廠商推出疾病檢測的試劑及相關用藥指引。
(想了解更多肌肉萎縮相關疾病嗎? 歡迎參考” 小孩經常跌倒嗎? 小心! 肌肉萎縮相關疾病不容忽視! ” 這篇文章介紹喔!)
其中,在男寶寶身上發生率極高的肌肉萎縮遺傳疾病--裘馨氏肌肉失養症,也找到了有效的篩查方法及用藥治療。
現在,我們就來看看裘馨氏肌肉失養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,如果家中寶寶罹患了這類疾病,開如何處理吧!
遺傳疾病名稱: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(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; DMD)
疾病原理: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為一種常見的性聯染色體缺陷的肌肉萎縮疾病。主要因為X染色體短臂Xp21.2-p21.1處的基因缺陷,導致體內無法產生dystrophin蛋白,使得骨骼肌肉細胞壞死。
發生率: 全球約1/5000-1/6000男寶寶為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。
症狀: 患者出現走路不穩、容易跌倒,爬樓梯氣喘吁吁……等症狀,多在5歲前便會發病,大部份在10-12歲便不能步行,20歲以前因心肌病變致心肺衰竭、呼吸道感染而死亡。
預防方法:
- 家族史的分析
若家族中曾經有過 DMD患者,或者是母親生產過DMD寶寶,都可先做基因檢查,確保母親是否為帶因者。 - 基因檢測
能夠成功判斷母親兩條X染色體上的DMD基因是否完整或有缺失;若父親不是DMD患者,其DMD基因應為正常無缺損。 - 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
DMD基因結構複雜且龐大(總共約2,300kb),有一定的突變機率;意思是,即使父母雙方DMD基因皆為正常,寶寶仍有可能因為DMD基因突變而成為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。產後的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可判斷寶寶血液中肌酸磷酸酵素MM型(CKMM)濃度是否正常,協助疾病篩查及提供醫生做後續診斷。
臨床上治療:
由於肌肉損傷疾病對身體的功能損害皆為不可逆的過程,因此,即早得到正確的診斷結果,可以協助病患進行更完整的治療流程。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治療方法多為整合藥物治療及復健輔助,能有效延緩肌肉功能退化,增加患者壽命。也有越來越多的文獻研究發現到新穎的用藥指引,促使醫學發展往前一大步!
文獻發現的新用藥原理/種類
- Exon skipping therapy(外顯子跳躍治療用藥): 由於裘馨氏肌肉失養症為DMD基因上大片段外顯子(Exon)缺失,可利用反股寡核苷酸(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)標定dystrophin蛋白的mRNA 前驅物(precursor mRNA),跳過此缺失的大片段外顯子(Exon),進而達到治療效果;此類藥物有: Eteplirsen、Golodirsen及Casimersen。
- Bypassing stop codon for nonsense mutations(略過終止密碼子的治療): 大約有13%的DMD基因突變是由於蛋白質合成時,太早出現終止密碼子,而導致缺乏dystrophin蛋白。而此類用藥可使核醣體(ribosome)掠過終止密碼子而持續轉譯出正常的dystrophin蛋白。像是:Ataluren藥物 (由PTC pharmaceutical 公司研發,2014年已成功進展到2b期臨床試驗)。
- Gene replacement therapy(基因置換治療): 將病友的基因直接置換成正常、無突變的序列有機會使所有DMD患者受益,但是,由於DMD基因序列非常長而且龐大,因此技術上使用這種治療方法較為複雜。目前各種微量dystrophin蛋白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,大多仍在進行臨床I期或臨床II期的試驗中。
豐技生技提供多項基因檢測服務技術及平台,也代理國外知名新生兒篩檢領導品牌—PerkinElmer之相關檢測產品及儀器。
若想了解更多資訊,歡迎來電詢問或逛逛我們的官網及facebook喔!!
電話: (02)-2351-9800
官網: https://www.fcbiotech.com.tw/
部落格: https://fcbiotech2.pixnet.net/blog
作者: 林欣儀/豐技生技產品專員
文獻參考:
"Progress in treatment and newborn screening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an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",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(2019) 15:219–225